◢【目錄】◣

1-1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19
1-2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0
1-3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1
1-4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2
1-5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3
1-6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4
1-7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5
1-8 噶舉祈願《修心七要》12/26
2-1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07
2-2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08
2-3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09
2-4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0
2-5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1
2-6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2
2-7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3
3-1 噶舉祈願《大手印五支證道歌》2007年12月19日
3-2 噶舉祈願《大手印五支證道歌》2007年12月20日
3-3 噶舉祈願《大手印五支證道歌》2007年12月21日
4-1 噶舉祈願《生活中的佛法》1/12-上午
4-2 噶舉祈願《生活中的佛法》1/12-下午
4-3 噶舉祈願《生活中的佛法》1/13-上午
4-4 噶舉祈願《生活中的佛法》1/13-下午
4-5 噶舉祈願《生活中的佛法》1/14-上午
4-6 噶舉祈願《生活中的佛法》1/14-下午
5-1 噶舉祈願《龍樹親友書》2009年12月20日上午
5-2 噶舉祈願《龍樹親友書》2009年12月20日下午
5-3 噶舉祈願《龍樹親友書》2009年12月21日上午
5-4 噶舉祈願《龍樹親友書》2009年12月21日下午
5-5 噶舉祈願《龍樹親友書》2009年12月22日上午

【中心簡介】

三年三個月閉關中心

友好網站
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user/karmapaweb/playlists
大寶法王噶瑪巴中文影音頻道


http://www.facebook.com/lamakunchen
本中心FB粉絲專業


http://www.rinpoche.com/
尊貴的上師_創古仁波切


http://kagyuoffice.org.tw/
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中文網


轉 經 輪

轉 經 輪

本站QRcode

轉經輪  

prev2-5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1 2-7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3next
add to Twitter add to Plurk add to FaceBook add to Google Buzz

2-6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2

教授:第十七世大寶法王鄔金欽列多傑
時間:2006年01月07~13日
地點:印度  菩提迦耶  雪謙寺

翻譯:堪布丹傑
整理:王昭文
校對:堪布丹傑

2006/01/12 

大家晚安。

接續昨天的課程,昨天談到皈依境的觀想。接下來解釋發心的觀想。 

觀想皈依境的時候,要觀想自己為主的無量眾生在皈依境的前方。發心時的觀想也是一樣,不需要換另外的觀想,還是以自己為主的所有眾生為所緣境,來觀修發心。 

結合菩提心與修心的方法與口訣很多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自他平等交換與七重因果這兩種口訣。 

其中七重因果口訣,有一般的七重因果口訣,還有特別的 直貢噶舉派吉天宋恭大師所傳的七重因果口訣。這兩者有一些不同。 

我現在不記得七重因果的次序,但是,我會解釋它的意義。 

這裡主要講的是直貢噶舉派的七重因果口訣。一般的七重因果口訣,會先從「知母」開始,但直貢派的方法不同,是先從「我與我的執著」開始。 

可能在座的有些母親會覺得我怎麼沒有說明「知母」這部分呢?因為對我來說,「母親最重要」的這個觀念,是一個理所當然的觀念了,因此不需要再有文字上解說,而且平時我也說的很多了。因此如果從其它角度來深入探討的話,會對「知母──知道一切眾生皆曾為我們母親」的這個觀念,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與相信。

談到「我與我的執著」。很多佛弟子會認為,我與我的執著是應該捨棄的部分,因為輪迴的根本就是我執。從相對角度而言的確是如此,因為有一個對治法──智慧時,就有一個被對治的顛倒、錯誤的意識──我與我的執著。但是,從世俗、一般的情況而言,我與我的執著,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想法。因此可以說,它(我與我的執著)同時具有惡(相對上應斷)與善(世俗上本有)兩個部分。 

有我的執著,每個眾生天生就有。例如害怕的時候,通常不會想別的,只會感覺好像身體當中有這麼一個我在害怕。西方也說:為什麼有我呢?因為我在思考(我思故我在)。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理論,也不需要我再多強調了。總之,我執是善與惡的基礎與根本。 

我執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,在這個「東西」、「執著有我」的基礎之上,又會生起「我的」的執著。例如,這是我的東西。因為自己認為有一個我,所以會說:「周圍的東西也是我的」,就好像這個我在宣佈一樣。當「我的」的執著愈來愈多,對己有利的就成為了「我的親人」,而生出貪愛;對傷害我們的人,便生起厭惡。自然而然由於我的執著增多,當外境有了變化後,自心也會受影響:當遇到善的、悅意的外境時,透過「我的」執著的轉化,心中就生起歡喜,同樣,遇到傷害就厭惡。這一切都是由「我的」執著而產生的。 

所以,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對「顯相世界」都有著不同的觀點。就像看一場電影,我們各自找到自己喜歡的位置。當電影播放的時候,我們執著那是「我的」,但這並不是說顯相是「我的」,因為我們不會說:「一切顯相都是我的」或「我看到的某某人是我的」,這裡所談的還更細微些。總之,我們在心中先找到一個位置,持有某種觀點,然後自心自然地會執著於顯相的某個部分。因此,當這個顯相改變時,這個「我」也會受到影響。 

舉例來說,首先,我們執著一個正在播放影像的電視機,同時也執著當中播放的影像。同樣地,如果我們沒有對電視機的執著,自然也就不會有對其中播放影相的執著。就好像對電視機與對其中影像執著一樣,我們對於顯相也有著各自的執著與觀點。我們執著於眼睛看到的景象,認為:「我看到景象」。因此這個我與景象就結合在一起,可以說是「我」執著了景象。這好像是孩子般的想法,聽起來有點怪。(眾笑)。因此,無論外在是痛苦、快樂的景象,由於「自我」執著是我的眼睛所看到的景象,所以會覺得跟自己有關係,例如利益或傷害等關係。我覺得,也由於具有這種執著,我們才會對有恩的人生起報恩與感恩的心。 

總之,有了我與我的執著,就會產生利害、好惡的分別念,而慈悲心等念頭也是因為我與我的執著而產生的。由於我們都活在各自所執著的現象世界當中,互相之間就會建立利與害的關係,其中,我們應該要多培養的是互助互利的關係與思想。這裡並不是說不准有傷害的念頭,只是因為傷害只會帶來痛苦,毫無利益可言,所以沒有必要有傷害的念頭。修行是為了得到快樂,因此不需要那些負面、傷害的念頭。 

有了正面的,互助的思想,人與人直接或間接就會產生利益;因為互助,互相就有恩情,這是一種緊密的善緣。有了這樣的思惟之後,生起慈悲心,對於一切和我有緣、有恩的眾生會生起歡喜、悅意的心,這是首先要生起的感覺。之後就要發願: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我發心修持觀音菩薩儀軌,成就觀音的功德;總之,只要還有一個悅意的眾生未脫離輪迴大海之際,我就要盡力修持觀音菩薩的法門。我們要如是生起無造作的願、行菩提心。

這樣思惟之後,會得到一種深刻的了解與感受。接下來就要在剛剛觀想的皈依境面前,以三寶為證而發心說:為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我絕不捨離菩提心。並且唸誦發心文:「以我布施等功德,為利眾生願成佛。」 

我們的發心一定要穩定與持久。(這裡說個故事:)一般來說,外國人很喜歡到湖邊游泳,渡假。有一天,一個外國人發心想要游泳橫越一個小湖。準備好蛙鏡、泳衣之後他就出發了。游到湖中心時,他往前一看,心想:「還這麼遠,可能游不到了。」竟然掉頭就往回游。以旁觀者來看,其實他已經游到湖中心了,繼續向前游跟往回游沒有任何差別,但是他卻選擇了回頭。同樣,我們已經努力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了,如果半途而廢,這是不好的。所以,發心要長遠與堅固,這是很重要的。

prev2-5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1 2-7 噶舉祈願《觀音菩薩修持法門》2006/01/13next

Go Page Top